磷酸或正磷酸(H3PO4),是一种常见的无机酸,是中强酸。由五氧化二磷溶于热水中即可得到。正磷酸工业上用硫酸处理磷灰石即得。磷酸在空气中容易潮解。加热会失水得到焦磷酸,在进一步失水得到偏磷酸。磷酸主要用于制药、食品、肥料等工业,也可用作化学试剂。
磷酸
化学式:H3PO4
英文名:Orthophosphoric acid, Phosphoric (5) acid
别名 正磷酸、原磷酸
CAS号 7664-38-2
化学式:H3PO4
分子量:98.0
外观:白色固体或者无色粘稠液体(>42 °C)
密度:1.685 g/ml (液)
熔点:42.35 °C(316 K)
磷酸的结构
沸点:158 °C(431 K)((分解))
pKa1:2.12
pKa2:7.21
pKa3:12.67
磷酸(H3PO4)一种重要的无机酸,是化肥工业生产中重要的中间产品,用于生产高浓度磷肥和复合肥料。磷酸还是肥皂、洗涤剂、金属表面处理剂、食品添加剂、饲料添加剂和水处理剂等所用的各种磷酸盐、磷酸酯的原料。作为磷肥生产的原料,是正磷酸或多磷酸的水溶液。
物理性质
纯净的磷酸是无色晶体,熔点42.3摄氏度,高沸点酸,易溶于水。
市售磷酸试剂是粘稠的、不挥发的浓溶液,磷酸含量83-98%。
化学性质
磷酸是三元中强酸,分三步电离,不易挥发,不易分解,几乎没有氧化性。具有酸的通性
原料
磷酸的原料主要是磷矿和无机酸(硫酸、盐酸或硝酸,主要为硫酸)。天然磷矿分磷灰石和磷块岩两大类,其主要成分都是氟磷酸钙〔Ca10F2(PO4)6〕。磷矿的品位和有害杂质的种类及含量,对湿法磷酸生产的技术经济影响很大,开采的磷矿一般需经过富集处理,提高其品位和排除杂质,方能满足湿法磷酸生产的要求。
健康危害
蒸汽或雾对眼、鼻、喉有刺激性。口服液体可引起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血便或休克。皮肤或眼接触可致灼伤。慢性影响:鼻粘膜萎缩、鼻中隔穿孔。长期皮肤接触,可引起皮肤刺激。
燃爆危险特性、消防与泄漏应急处理
本品不燃,具腐蚀性、刺激性,可致人体灼伤。遇金属反应放出氢气,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。受热分解产生剧毒的氧化磷烟气。具有腐蚀性。用雾状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。用大量水灭火。
隔离泄漏污染区,限制出入。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(全面罩),穿防酸碱工作服。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。小量泄漏: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、洁净、有盖的容器中。大量泄漏: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。
急救措施
皮肤接触: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,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。就医。
眼睛接触:立即提起眼睑,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。就医。
吸 入: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。保持呼吸畅通。如呼吸困难,给输氧。如呼吸停止,立即进行人工呼吸。就医。
食 入:用水漱口,给饮牛奶或蛋清。就医。
MSDS
2.对环境的影响:
一、健康危害
侵入途径:吸入、食入、经皮吸收。
健康危害:蒸气或雾对眼、鼻、喉有刺激性。液体可致皮肤或眼灼伤。
慢性影响:鼻粘膜萎缩,鼻中隔穿孔。长期反复皮肤接触,可引起皮肤刺激。
二、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
毒性:属低毒类。
急性毒性:LD501530mg/kg(大鼠经口);2740mg/kg(兔经皮)
刺激性:兔经皮595mg/24小时,严重刺激;兔眼119mg严重刺激。
危险特性:有腐蚀性。受热分解产生剧毒的氧化磷烟气。
燃烧(分解)产物:氧化磷。
3.现场应急监测方法:
4.实验室监测方法:
空气中:样品用纤维素膜滤器收集,用水洗脱,再用比色法测定(NIOSH法)
分光光度法(NIOSH方法 216)
比色法(NIOSH方法 S333)
离子色谱(NIOSH方法 7903)
5.环境标准:
前苏联(1975)车间卫生标准 1mg/m3
6.应急处理处置方法:
一、泄漏应急处理
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,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,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,穿化学防护服。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,用沙土、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,然后收集转移到安全场所或以少量加入大量水中,调节至中性,再放入废水系统。如大量泄漏,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。
废弃物处置方法:建议把废料缓慢地加到碱液-石灰水中,搅拌后,用大量水冲入下水道。
二、防护措施
呼吸系统防护:空气中浓度超标时,必须佩带防毒面具或供气式头盔。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,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。
眼睛防护: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。
防护服:穿工作服(防腐材料制作)。
手防护:戴橡皮手套。
其它:工作后,淋浴更衣。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,洗后再用。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。
三、急救措施
皮肤接触:脱去污染的衣着,立即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。若有灼伤,按酸灼伤处理。
眼睛接触:立即提起眼睑,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。就医。
吸入: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。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。就医。
食入:误服者立即漱口,给饮牛奶或蛋清。就医。
灭火方法:泡沫、二氧化碳、砂土、干粉。
|